|
本站搜尋
|
熱門:
5s
|
 |
|
第三節、 創業 計劃書的類型與使用時機
創業計劃書可以分成三種類型:「摘要式創業計劃書」(the summary business plan)、「完整創業計劃書」(the full business plan),以及「營業用創業計劃書」(the operational business plan)。以下便針對每一種類型詳加討論。
3.1摘要式創業計劃書
長度大約十頁的摘要式創業計劃書,跟以往的創業計劃書動輒四十多頁比較起來,摘要式創業計劃書不但短的多,而且很明顯地,在撰寫時所需的資料和研究功夫也比較少,因此完成的速度也比傳統的創業計劃書快了許多。對草創初期的企業而言,採用摘要式創業計劃書會比較適合,原因很簡單。因為新興企業不像那些已經成熟的企業一樣,有那麼多的歷史可以敘述,也沒有那麼多的產品要做說明。
以下幾種情況最適合採用摘要式創業計劃書。
一、企業初成立 摘要式創業計劃書之所以能符合公司草創初期的企業家需求,是因為它能夠很快地完成,而且修改比較容易。雖然它不是一個最完整的計劃,但在新公司的早期階段裡,有個計劃還是強過沒有的好。
二、銀行貸款 即使目前銀行都要求公司必須提供書面的創業計劃書,以做為資金貸放申請的一部份,而摘要式創業計劃書就已足夠達到這項要求了。
三、創立者本身具有知名度 如果企業創立者本身在該產業就已經很有名氣,那麼一個簡短的創業計劃書便足以讓投資者或銀行人員接受了。
四、試探投資者的興趣 在寄發長篇的創業計劃書給風險性資本家和私人投資者之前,企業家可能會想先看看他們的點子究竟可不可行,因此,一份摘要式的創業計劃書,便可以幫助達到這個目的。透過這一份摘要式的創業計劃書,企業家可以得知他人的反應,並應用於長篇的計劃書中。事實上,很多風險性資本家都曾表示,他們一開始比喜觀看短一點的創業計劃書。畢竟這樣對他們來說也比較省時。
3.2完整創業計劃書 這是最傳統的寫法。把所有重要的主題深入地寫出,但是至多不超過四十頁。不過對一個行之有年的公司來說,要用四十頁左右的長度把公司的重要議題表達出來,的確會是一大挑戰。
以下兩種情況是使用完整創業計劃書的最適當時機。
一、尋求貸款 對於想要獲得數有萬或上千萬元貸款的公司來說,即使還是得先用摘要式創業計劃書來估為敲門磚,但在籌款的過程中可能還是非要用到完整的事情計劃書不可。因為摘要式創業計劃書無法提供專業投資家所想看到的更有深度的內容。
二、尋求策略夥伴 尋求與大企業合夥的小公司,也同樣必須準備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因為對大公司而言,得到類似這樣的機會要比它們可以利用的機會多,所以它們想要盡可能仔細地去審查,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候,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便可以讓小公司獲得這樣的機會。
3.3營運用創業計劃書
基本上,公司之所以必須做出這樣長的計劃書,原因有二:
1. 公司快速成長:對於複雜程度相當高,而且正在快速成長的公司而言,一份創業計劃書必須包含很多重要議題在內,才能稱為完整。
2. 集中事業與工作的焦點:就如同快速成長的公司一般,經營團隊也必須把焦點集中於一致的重要議題上;這兩者是一樣重要的。因為當公司快速成長時,主管們很容易便會迷失焦點所在,所以有了這樣的一份創業計劃書,便能夠有效地使每個人的工作不致偏離正軌。一份營運用創業計劃書必須能夠深入地描述配銷、生產,和其他環節的詳細內容,因為讓每人都能確實了解公司的期待,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公司的經理人也很希望看到這些內容,因為如此一來,他們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第四節、創業計劃書的涵蓋內容
創業計劃書雖然也可做為創業者事業發展規劃的自我參考藍圖,但撰寫創業計劃書最主要的目的應該還是做為向外界籌資溝通的工具。因為幾乎所有的專業投資者與融資機構都必須要看到一份可以接受的創業計劃書以後,才會展開相關的投資評估。投資家需要創業計劃書的主要原因,是為能獲得完整的事業經營資訊,以儘速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4.1理想的創業計劃書必須具備的功能
對於投資者而言,一份理想的創業計劃書必須具備下述三種功能:
1. 縮短決策時間:一份理想的創業計劃書要能夠提供投資者評估時所需的資訊,使其能自眾多創業家所提出的創業計劃書中,進行有效率的篩選分析,迅速挑選出適合的投資案,以縮短在評估決策所需花費的時間。
2. 清楚告知投資者有關事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與結果:創業計劃書必須要能夠明確指出公司內部競爭優劣勢與外部機會威脅、公司的營運策略、可能遭遇到問題、以及預期的經營結果。
3. 提供投資者詳細的投資報酬分析:投資者最關心的是可獲得多少的投資報酬,以及如何回收投資資金,因此一份詳細的資金運用與財務分析報表,是投資者所迫切需要的。
所以創業計劃書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吸引投資者的注意,藉由提供充分的事業經營資訊與豐厚的投資報酬機會,滿足投資者在評估與投資決策上的資訊需求,以在最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的資金。總之,一份好的創業計劃書一定是以投資者需求為出發,投資者最關心的還是市場的規模有多大、消費者的需求是什麼、以及投資報酬與投資風險。如果創業計劃書內容不能滿足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問題,那麼獲得青睞的機會恐怕就很低。 創業家在撰寫創業計劃書往往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過份強調自己所熟悉的業務而意忽略不熟悉的部份。而對於市場佔有率做大而化之的粗略假設,也是創業家經常犯的另一項毛病。另外投資家較關心,而卻常被創業家忽略的議題是:如何保證這份創業計劃書能被有效的執行,以及如何回收投資資金。
4.2撰寫 創業計畫書 的原則
一、確認讀者是哪些人 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在評估企業的時候,會有不同的優先考量順序;這些都必須要在創業計劃書當中提到。不過有時候,各種優先考慮順序之間也會互相有所衝突。
二、尋找支持目標和主張的證據 有效的寫作重點之一,是利用實例來支持一般性的言論;尤其對創業計劃書的寫作而言,更是如此。能夠提供支持的證據,包括統計數字、研究結果,和一些實例。
三、指定專人負責寫作 盡可能從夥伴們或部屬當中廣納意見,然後再指定某個人負責整個計劃的寫作,最好都能安排專人來主管、監督這整個過程,從設定期限、閱讀草稿,一直到重寫資料。
四、指定公司外部的讀者與編輯 當創業計劃書的寫作已進行地愈來愈深入時,公司的經理們很容易失去平衡感和客觀性,並且開始會使用一些別人看不懂得專業術語和速記寫法。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找一位有編輯經驗的外界人士來幫忙。他可能是為商學院的教授、是其他的企業家、會計師,或是律師等。
五、不斷地重寫 整個計劃的寫作成功的秘訣在於重寫。寫一部分,停個一、兩天之後,再重回來寫;回來之後可能會重寫、也可能把原來空白的地方補滿,或是在添加上新的內容。
4.3創業計劃書所應該涵蓋的內容-初稿
以下係就一份周詳的創業計劃所需資料予以列敘,以供申請人在投資前能深思熟慮,是否各項因素階已考慮周延。
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應包含資料如次:
一、計劃之摘要包括
1.企業名稱 2.公司、分公司或工廠地址 3.計劃簡述 4.各項重要預做資料,如收入、費用、資金用途及來源等 5.各種可行性的結論摘要,包括市場、技術、財務可行性
二、一般資料概述包括
1.計劃概況與預計進度 2.計劃期間及營運後之組織架構及管理功能
三、市場資料
1. 說明產品之預定目標市場,目前市場需求狀況,並預測未來市場之需求,應說明預測之基礎(方法)及考慮的因素
2. 市場供應情形並分析產品與同業產品之競爭地位(即比較售價、品質之優劣地位) 3. 行銷計劃,簡述競爭對手目前之策略,確認本流之市場區位,並擬訂行銷計劃,含訂價策略、行銷通路、售後服務、促銷方式及包裝 4. 根據市場狀況與行銷計劃作銷售預測 5. 其他如消費者未來態度之轉變
四、技術資料包括
1.產品特性與用途 2.製造流程 3.工廠區位,以瞭解原物料及人工取得、成品運輸之難易 4.廠房佈置,以瞭解原物料儲放、運輸與機器配置是否能使生產順暢 5.原物料來源、品質、進價 6.設備產品 7.公共設施 8.廢料處理
(摘自: 顧問公司 資訊網)
參考文獻: 1石怡芬 如何撰寫營運(創業)計畫書 2青年創業貸款計畫書撰寫暨招商說明會 3賴宇志 如何善用政府資源取得營運資金
資料來源: 愛是我最深邃的眷戀與迷失
關聯關鍵字:
政府補助
本頁標籤:
顧問公司、創業、創業計畫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