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搜尋
|
熱門:
|
 |
|
DOK5基因變異 高BMI率少4成 - Yahoo奇摩新聞
|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發現,具 DOK5基因變異者,胰島素敏感度較低,減低細胞吸收血糖的能力, BMI超標風險低 4成。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合作,推動 2018年「國人主要死因別疾病之可預防因素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針對國人關心的慢性疾病發生議題,進行多因子議題研究。 其中,由中研院教授沈志陽指導的子計畫 3團隊,分析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中的統計資料,自 1萬筆經抽血分析基因與填寫問卷回答生活習慣的民眾資料中,發現沒有控制體重且有吃消夜習慣的群體,如帶有 DOK5基因位點變異者,可降低 41%的高 BMI風險。 沈志陽指出,經比對基因編碼資料庫, DOK5基因位於 20q13染色體區域,與胰島素信號的傳遞與免疫反應有關。 DOK5基因變異者因胰島素的敏感度較低,減低細胞吸收血糖的能力,進而降低高 BMI風險。 估計全台僅有一半民眾帶有吃不胖的 DOK5基因。沈志陽表示,天生未帶有變異的民眾,只要把握控制危險因子的原則,譬如維持每週 3次、每次 30分鐘的運動習慣,減少每週使用外食與吃消夜的頻率,同樣可以降低 15%的高 BMI風險。 沈志陽指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資料指出,台灣每 2人就有 1人 BMI過重。分析發現,有持續運動習慣的民眾,可降低 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減少吃外食,也可降低 24%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關聯關鍵字:
法泊
本頁標籤:
|
|
|
|
|
|